当前位置:首页 > ›› 珠宝知识›› 钻石

摘要:合成钻石行业迅猛发展,大量合成钻石投放市场,对天然钻石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冲击,同时合成钻石质量参差不齐,行业急需合成钻石鉴定和分级的标准。在此背景下研制出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各有侧重,分级尺度也不统一。本文分析了各个标准的特点,针对行业现状建议合理使用这些标准,并呼吁在后续国家标准的研制过程中要吸收当前各标准的优点,完成标准的统一。

关键字:合成钻石;标准;培育钻石。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ynthetic diamond in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diamond industry, a large number of synthetic diamonds have been put on the market,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natural diamonds.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of synthetic diamonds is uneven, so the industry needs the standards of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ynthetic diamonds urgently. In this context, the developed local standards and industry standards have different emphasi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scale is not uni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ndard, suggests the reasonable use of these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y, and calls for the absorp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standard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ubsequent national standards, so as to complete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tandards.

Keywords: Synthetic diamond;Standard; Cultivating diamond


绪言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合成钻石生产国。近年来钻石的合成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通过高温高压法(HTHP)和化学气象沉积法(CVD)合成钻石。合成钻石具有高硬度、高热导率和高散热性,同时材料纯净杂质少,具有极为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极具战略意义的高、精、尖新型材料。而作为珠宝原料,可以获得不同大小,不同颜色,内部洁净钻石毛坯,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适合自己消费水平的选项。

随着合成钻石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合成钻石的生产,甚至一些天然钻石生产巨头也开始生产和销售合成钻石。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商戴比尔斯公司于2018年宣布开展合成钻石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则代表着传统的钻石生产商开始接受合成钻石。由于和天然钻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消费者很难区分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而对天然钻石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当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钻石分为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天然钻石的鉴别及分级相对比较成熟,以GB/T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2017《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4-2017《钻石分级》这三套国家推荐标准为基础,基本构成我国天然钻石鉴定与分级的体系。

1.钻石分级和鉴定标准

虽然我国有三套关于钻石鉴定和分级的国家标准,但仔细研究这三套标准就会发现其关于钻石的鉴定部分相对较为简略,仅规定了一些原则性的鉴定方法。而具体到不同合成方法的鉴别特征,每种不同鉴定方法的具体参数则相对较少,可操作性不足。同时国家标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时效性问题,这一版国家标准发布于2017年,而最近几年合成钻石的鉴别又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出台新的具体的检测标准进行细化,予以厘清。

同时在GB/T16554-2017《钻石分级》标准中,规定仅针对天然钻石进行4C分级。而对于大量的合成钻石来说,并未有与之相适应的分级标准来进行规范。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合成钻石其品质的分级和价值的评判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对规范合成钻石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极为不利。

2.合成钻石鉴定分级标准的研发

在此背景下,珠宝鉴定行业内部出于规范钻石鉴定检测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陆续出台若干新的标准用于对国家标准进行补充。

2.1首个标准。首先做出尝试的是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于2017年联合有关企业制定了首个合成钻石鉴定分级标准DB37/T 2948-2017《合成钻石的鉴定与分级》,这一标准开启了合成钻石标准研制的序幕。

2.2其他标准。此后又有不同的企业及行业团体发布了自己的标准,由国检中心深圳珠宝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的企业标准Q/NGTC-J-SZ-0001—2019《合成钻石鉴定与分级》企业标准已于2019年12月12日发布实施。之后由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提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约20家单位参与起草,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发布的的团体标准T/CAQI77—2019《合成钻石检测方法》。同年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市国首金银珠宝检测中心等单位起草,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T/SATA 015—2019《培育钻石的鉴定与分级》。在此之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也宣布即将发布自己团体标准《合成钻石鉴定》,并对外发布了自己的征求意见稿。

3.现有合成钻石鉴定和分级标准的特点

3.1合成宝石鉴定标准。这些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市场,为合成钻石的鉴定和分级提供了依据。在检测仪器使用上各标准均非常重视大型鉴定仪器的作用,一般都会使用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光致发光光谱仪、钻石观察仪等,但是每个标准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标准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各有特色。而有的发布较早的标准,其检测技术已经落后与钻石合成技术的发展,存在时效性问题。比如最早的地方标准DB37/T 2948-2017《合成钻石的鉴定与分级》中对于合成钻石鉴别的方法相对较早,一些新的合成钻石特征并未收录。且该标准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具体参数,但并未明确指出各参数的含义,仅要求测试者自行分析。

后期发布的标准包括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时间上都比较新,且都给出了明确的参数及其含义。测试者可将获得的测试数据与参数对比,根据其所符合的参数含义直接判定钻石是否为天然品,如果判定为合成品甚至可以进一步判断合成钻石的具体亚型。其中T/CAQI77—2019《合成钻石检测方法》更进一步在附录部分将具体的光谱学图谱及发光图案给出。T/SATA 015—2019《培育钻石的鉴定与分级》则给出了具体的检测流程。

在定名方面,Q/NGTC-J-SZ-0001—2019《合成钻石鉴定与分级》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提出建议使用二元命名法:基本名称为“合成钻石”,商贸名称为“培育钻石”、“生长钻石”,但商贸名称不能单独使用;英文名称为“synthetic diamond”、“laboratory grown diamond”,其余标准则直接定名为合成钻石。

3.2合成钻石分级标准。在合成钻石的分级方面,DB37/T 2948-2017《合成钻石的鉴定与分级》和T/SATA 015—2019《培育钻石的鉴定与分级》完全参照天然钻石的分级。

Q/NGTC-J-SZ-0001—2019《合成钻石鉴定与分级》从颜色与净度两个方面对合成钻进行了品质分级。

1、颜色分级将无色-近无色合成钻石颜色分级根据无色-近无色合成钻石颜色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优白(D*-E*)、白(F*-G*)、微黄(褐、灰)白(H*-J*)、浅黄(褐、灰)白。根据彩色合成钻石颜色的差异,将每个色调的颜色分为淡黄(粉、蓝等)、黄(粉、蓝等)两个级别。 

2、净度分级根据合成钻石净度的差异,将其划分为极纯净(VVS)、纯净(VS)、较纯净(SI)、一般(P)四个级别。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合成钻石鉴定》征求意见稿中对于合成钻石的分级部分与Q/NGTC-J-SZ-0001—2019《合成钻石鉴定与分级》基本一致,仅就切工分级和重量分级另行规定。

结论

通过对我国现行合成钻石鉴定和分级所涉及到标准的研究发现,在国家标准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的情况下,各种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相继被研发用于规范市场,帮助合成钻石行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标准侧重点并不一致,分级的尺度也有差异,这样并不利于行业发展。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在各标准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使用规范统一的术语,以达到结果互通互认的目的,尤其在合成钻石的定名上应与现行的宝石定名国家标准相一致。对部分名称如“培育钻石、实验室生长钻石”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在宝石名称中,不要出现“培育钻石、实验室生长钻石”等名称,防止出现合成钻石定名的混乱。

2、尽快在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在研制国家标准的过程中,可统一检测方法和检测参数,将各标准所使用的经过验证有效的方法吸收进入国家标准,使国家标准具有最广泛的方法覆盖面。

3、对于各标准中比较好的部分,比如T/SATA 015—2019《培育钻石的鉴定与分级》中合成钻石检测详细流程、Q/NGTC-J-SZ-0001—2019《合成钻石鉴定与分级》提出使用二元命名法,考虑将商贸名称“培育钻石”、“生长钻石”加入命名中,这些都加入后续研制的国家标准当中。

4、对于合成钻石的分级,考虑到其自身特点。净度和颜色分级应当有自己的特色,不宜直接照搬天然钻石。考虑到合成钻石的稀有性和价值要远低于天然钻石,因而不必如天然钻石一般细分,仅需进行较宽泛的分级即可。可参照Q/NGTC-J-SZ-0001—2019《合成钻石鉴定与分级》中对钻石级别的划分即可。在切工分级上可参考天然钻石中镶嵌钻石的切工分级来执行。

5、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研制方面,由于归口多个部门,造成标准内容的重复和相互不一致,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梳理。


参考文献

[1] 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 名称[s].2017,中国标准出版社

[2] 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 鉴定[s].2017,中国标准出版社

[3] GB/T 16554-2017,钻石分级[s].2017,中国标准出版社

[4] DB37/T 2948-2017,合成钻石的鉴定与分级[s].2017,中国标准出版社

[5] T/SATA 015—2019,培育钻石的鉴定与分级[s].2019,中国标准出版社

[6]Q/NGTC-J-SZ-0001—2019,合成钻石鉴定与分级[s].2019,中国标准出版社

[7]T/CAQI77—2019,合成钻石检测方法[s].2019,中国标准出版社

作者:史磊,黎辉煌,施晓辉,和盛梅


50613,0

中心简介 | 联系我们 | 业务流程

版权所有 2016-2020 安徽中轻珠宝玉石鉴定中心     皖ICP备19006426号-1  技术支持:轩影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222号